◇ 毗盧遮那=梵文Vairocana的音譯,意味太陽·光明,是華嚴經的最高佛。平安時代(794-1185),被密宗視為宇宙根本的大日如來佛,由毗盧遮那佛發展形成。
坐高 | 1,498cm |
---|---|
臉長 | 533cm |
臉寬 | 320cm |
眼長 | 102cm |
鼻寬 | 98cm |
鼻高 | 50cm |
口長 | 133cm |
耳長 | 254cm |
手掌長度 | 148cm |
中指長度 | 108cm |
腳長 | 374cm |
膝高 | 223cm |
銅座高度 | 304cm |
石座高度 | 252cm〜258cm |
佛教傳入日本後,聖德太子(廄戶皇子)等人積極吸收推廣教義。 京城由藤原京遷到平城京不久,皇族間的權力鬥爭、政變、瘟疫、自然災害等頻頻發生,741年聖武天皇下詔創建國分寺,地方諸國各需造佛像和建七重塔,以佛法的力量來拯救國家。
◇ 創建國分寺的詔書=為鎮守國家在各國(當時有62個地方政府)修建佛教寺院,創建國分寺和國尼寺。
752年,大佛開眼供養會(用毛筆點出大佛的眼睛,以此迎接大佛靈魂的儀式。)在東大寺舉行。 開眼的導師是來自印度的婆羅門僧正-菩提仟那。同時還有以中國、朝鮮為首的諸國音樂、舞蹈表演,該法會也是當時東亞最大的國際盛事。 作為鎮護國家的寺院,東大寺需要廣泛研究佛教教理,設置研究華嚴、法相、三論等六家宗派(南都六宗)的研究組織,作為六宗兼學的寺院擁有相當於現在的國立綜合大學的機能。六宗之一的華嚴宗最受重視,供奉的正尊是華嚴的毗盧遮那佛。 東大寺大佛的佛頭曾經在855年大地震時掉落。之後在1180年的源氏和平氏的內戰中,武將平重衡火燒南都時,大佛殿等被完全燒毀。雖然不久得到重建,在1567年的軍閥內戰中,大佛殿等再次毀於戰火。長期遭受風雨的大佛直到17世紀末才得到修復,並於1692年舉行了開眼供養會,重建的大佛殿於1709年舉行了落慶供養會。 1868年明治政府發布神佛分離令(廢除神佛合一分的思想,指定神道為國家宗教。),南都諸多寺院由此衰亡。大佛殿盡管也一時陷入被人遺忘的處境,仍然頂住困難進行了解體修理工程,到了昭和時代更進行了“昭和大修理”。